2010-07-22

体罚学生的三角习题

可能体罚学生不发生在名校或人权高涨的校园内。无论如何在一些比较偏远乡区的地方还是时有所闻。到底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体罚学生的问题?是坚决反对体罚,还是认为家长应该为孩子讨回公道或者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深层问题?

家长认可适度体罚
在我面书(Facebook)讨论的家长中竟然都不反对适度地体罚学生。有者还建议打就要真疼,不能惯坏了孩子。当然讲很容易,一旦家长听到孩子被老师体罚后,第一反应是什么?以前的家长一定会说,该打,说不定还打多一顿。但是现在的家长会怎么反应?如果反应过敏(“我会找老师算账,看他还敢打我的孩子吗?”......)会不会让孩子有对老师产生不尊重的态度?如果不闻不问,是否缺乏同理心?那么应该有怎么样的态度才符合即有保持传统尊师重道的美德,也不会让孩子产生对施暴的老师(或事件)产生阴影?

一般教育孩子如同朋友、不要轻易打骂孩子、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的道理我们听了很多,甚至已经矫枉过正。所以在讨论中,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经不起打骂会成为抗压能力很低落,可能对以后的发展不好(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浪)。当然我开宗明义就引用适度来涵盖家长认可体罚孩子。因此我们应该明白所谓的适度是孩子犯错后,明白了错误,要学习承担处罚。不要让现在的孩子,如同我们这些永远不会道歉与不能问责的老油条政客们。从小就灌输孩子正确的责任感、勇敢承认错误的好行为,将会培养一个有公德心、有责任感的青年。

如果体罚造成暴力与羞辱呢?
但是如果现实当中,面对学生对我们投诉被老师当众羞辱与过度体罚的时候,我们会如何反应?一开始我说我们一般认可适度体罚,但是如果这已经超越了“适度”的界限呢?是否我们会马上要老师道歉或者息事宁人或者有更好的方法?

老师、学生、家长的三角关系
我想如果我们综合思想,现在马来西亚的学生、老师甚至家长是处在怎么样的一个环境?老师有做不完的非教学工作、学生有做不完的非课程功课与繁重的补习等等课外重务、家长则为了家庭、孩子的(现在与将来)教育,忙(盲)到失去了与孩子沟通的时间。正如有一位资深的老师与家长告诉我,“不能废除统考,因为这考试可以让孩子专心读书、他们有努力的目标、至少我知道我的孩子学习如何。”其实这是一般家长的心里话,但是却是因为缺乏关心孩子的教育已经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学习教育的4大支柱(学求知、学做事、学共处、学做人)的本能练习。孩子已经成为考试与补习机器,没有人保证考试过后他们还可以对所考过的东西活学活用。如果只是填鸭式的教育怎么可能教育孩子学会做好事情呢?如果分数至上的理念塞满了学生的脑袋,怎么可能与每分必争的孩子和平共处呢?如果老师只能成为满足教育官员做不完的试验品(白老鼠),怎么可能有时间与机会教育学生学做人呢(特别是华小师资短缺、班级庞大,一个老师要管40~50位学生)?

失去快乐的三角关系
所以在失去快乐的三角关系里,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受害者,只要有一天哪一方失控都会发生问题。我们看过家长为了孩子不能考好成绩而活活把孩子打死的新闻,我们当然也看过孩子不胜学习压力,活活把家长打死的新闻,当然还有老师不胜压力而自杀的新闻也曾发生。这些人可能是好家长、品学兼优的学生、热爱教育的教师,但是当压力过大;却可能成为受害者或成为加害者。

到底失去了快乐的三角关系应该如何处理?我们必须严正地看待,失去快乐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新时代的思维方式冲击了旧思维导致的摩擦、误解,或者是纪律规范失去作用、亲子(爱的)教育变为溺爱产生的逆反与冲突?

设立专业的投诉处理管道、举办专业教育讲座
我们在开《教育工作坊》的讨论中特别讨论校本评估教育(school based assessment)如何取代统一考试与应试教育提到必须让教育回归教育。我们建议家长不能在学校或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投诉,或交涉这些投诉学校与教师的问题。我们的社区或公共投诉部门应该设立投诉信箱或管道,让这些投诉经过一些询问、辅导、教育等等来处理,让学校的老师受到尊重,孩子安心与快乐的学习。阅读Facebook上的讨论,我认为社区应该经常邀请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专家给家长、老师甚至学生有一些轻松又具教育性的教育与辅导(可能与游戏方式或角色扮演等等互动)。如果家长有问题才找老师,其实已经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目的至少成人成才,那么家长的态度也很大可能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发展。如果家长不懂教育却在校园内高谈阔论,是否等同于我们的老师不需要不断学习如何改进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更正错误观念?

三角关系尊重互动
如果教育要成功,我们就必须尊重教师的专业;而教师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实践教育理念以培育国家栋梁。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家长、老师、学生这三角关系,不应该让不专业的手法破坏了教育的环境。试想如果学校成为一个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看守所或者是一个任由孩子嬉闹的游乐场,学习的意义何在?因此当我们这些的建议还没有落实前,教改还没有成型前,我们需要体谅老师、家长与孩子都有各自的难处,要教好学生成人成才,家长与老师必须紧密合作,了解学生的学习倾向,共同发掘他们的潜能,而不是溺爱或让他们成为家长与学校的工具(复制成功,好成绩与高分数的机器人)。

解套实例
最后摘录一段家长如何处理老师被误导后,当众羞辱与污蔑学生的个案;请大家好好地思想,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教育或看待我们不能忍受的体罚与羞辱学生的事情等等。

叶女士 :
在这里说一说我的体验,我的老大的华文向来比其他的科目较好,他在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得罪一位女同学,而刚好那个星期班上换位,和他不好的女同学换了他原来坐的位子并在他的抽屉里翻到一张纸张写着上个星期的华文听写,于是便报告级任老师他的听写作弊。(我老大读听写或spelling一向来会自己考自己,写在纸上)


而老师信以为真没有经过调查也指定他作弊,除了当众污辱,呵骂,还叫班长和所有的科任老师说他所有的听写,spelling, ejaan都是偷看的,作弊的。严重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回来没有说什么,只是一直求我帮他转校。后来,我在了解下知道了情况也很生气,我相信孩子是因为他的听写我有帮忙他温习。


在怒火中烧的我过了一天,冷静下决定好好找老师沟通,请求老师在办公室里重新给他这15次的听写(总共听写了15次)考他是不是作弊的,也让老师了解孩子被伤害自尊心所展现出来的自卑和要求转校的决心。所幸这位临教也接受和调查,最后作出补救挽回孩子的自尊,在班上当众腾清也赞扬我孩子。


你们知道吗?孩子竟然最爱这位老师,还有那一年他竟然考了第二名。从最讨厌的老师变成最喜爱的老师,这过程,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和努力很重要,大家都愿意放下身段不互相指责,找个办法弥补才能达至双赢的局面。真的我老大最记得和尊敬这位老师。

很感谢这次的关于体罚、老师、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对话。

1 条评论:

芊芊 说...

求真, 这里分享一个真人故事...

上个星期, 我去拜访一个好朋友和她的家人.她们刚刚从大马度假回来.

她们是一年半前从大马移民来的.她的大女儿因为跟老师不合, 每天拒绝上学. 每一个早上都假装肚子疼, 把喝了一两口的牛奶或 Milo 故意吐在地上, 然后就说头晕/肚子不舒服, 不上学了.她们跟孩子的关系僵到不行,..校长和老师也无数次到她们家来拜访.

在没有办法下, 她们哭着给我打电话. 在我的鼓励下她们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了.

我问那个今年 12 岁的女生, "你喜欢这里的学习生活吗?" 她眼里射出一道喜悦的亮光, 滔滔不绝地对我说起她的同学,老师还有上课愉快的经验,还有她要回大马度假前,老师和同学还送卡片祝福,欢送她和妹妹,希望她们旅途愉快,但要快快回来, 让她很感动!

我问她是否有到她以前的学校看看老师和同学? 她说有一天,她等到快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外等同学,但没有勇气走进学校见老师和校长, 因为她很怕...我没问她怕什么,我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她告诉我 : " 我好喜欢这里的学校和学习,但我喜欢我们在大马的家" ~ 这句话让我眼眶湿了..... ( 因为这里的房子和房租超贵的, 这一点我帮不上忙)

文字营的反思之为什么不博客

文字营的反思之为什么不博客        在今天资讯爆炸的时代里,集体讨论的太多,但是很快变就成过眼云烟,就如大数据时代人的思想行为越来越碎片化。今天无论是任何社交媒体最害怕的是无穷无尽的问候,各种形式的图片与caption。甚至一些比较严肃的社群已经发出警告,除了讨论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