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4

文字营的反思之为什么不博客

文字营的反思之为什么不博客
       在今天资讯爆炸的时代里,集体讨论的太多,但是很快变就成过眼云烟,就如大数据时代人的思想行为越来越碎片化。今天无论是任何社交媒体最害怕的是无穷无尽的问候,各种形式的图片与caption。甚至一些比较严肃的社群已经发出警告,除了讨论严肃与重要的议题,谢绝一切问候与相关的排山倒海不断forward的信息与图片、视频等等。

        如果大家都沉醉在集体里做太多失去温度的问候与搭讪甚至是没有营养的笑话,我们就会被它们占据我们忙碌的时间与空间。

       或许我们需要回到自己的博客去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互动讨论。
博客的好处是,都是认识的朋友,大家都可以尽情讨论相关的课题。最重要的是锻炼与建立我们个人独立思考的空间。

      我们都知道在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等等写的信息,很快就沉帖。而在博客里,可以透过label,搜寻等等的工具找到个人的文章或讨论。
要介绍朋友了解我对公共的看法,我只要搜索当《今大马》与《东方日报》的网站放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找回自己过去曾经探讨过的课题。

2017-03-25

一起观赏名导制作的福音电影,同时关心祝福“全人”社关需要

4月8日,在周末难得放下繁忙生活日程,一起躲进戏院,一起思考人生!同时购票支持赞助更多在前线与幕后工作的全人关怀团队(HISTEAM)与越来越多的急难救助等等的需要。 欢迎雪隆地区的弟兄姐妹与朋友共襄义举! 这么难得的机会,一举数得的好处,忍不住要分享给一直关心公共关怀工作的朋友与弟兄姐妹、牧者同工与教会机构等等。 日期: 4月8日2017年 时间: 7.30pm 地点: MBO, The Starling (PJ Uptown)
 

2016-12-06

黄潮反思——走出围城

后505的政治讨论呈现的焦虑、懒散、疲弱、偏激、单元、本我,已经到了一种自我围堵的现象,有如钱钟书先生围城里一句名言:“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我想说钱钟书先生书里的这个婚姻在后505现代意义而言,可能就是我们的信仰,特别是对公共或民主信念的寄望与幻灭。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绝望了,就不想振作,不想改变。反而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检讨我们的公共信仰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尊重历史脉络,寻思出路

我们需要认定一个事实,无论是308到505的对政治/公共的热情,都不是偶然发生的独立历史现象,也不是某个民族或种族付出最多,其他种族贡献很少这样既不科学也不客观的陈述。

认真检验我们的公共思想

我们必须严正的指出我们的盲点,特别是讲华语或中文书写的群众,基本上无法走出中文思考的格局与困局。甚至比《围城》里的人物的悟性更糟糕,我们就住在自己的城堡里不想出来。我们一直以我们华人已经做最大的牺牲与付出来拒绝一切客观、公平的检验过程。

我们如何建构公共想象力?

如果历史可以回头,我们能够如何更无害(no hurting)表现与表达我们救国爱国的语言与情感?我们能够书写与讨论之间更照顾同是马来西亚人的共同感受吗?我们能够尊重社会化过程带来长久以来的既定思维的沉淀与模式吗?

如果我们要解构这种种长久以来的不公共现象,首先我们要确实承认我们在“围城”里。我们如果走出来,我们必须先说服自己,为什么要走出来,走出来后要做什么?

如果我们的思想停留在“围城”里,我们不会发现自己的思想的局限,我们不会检讨我们的公共语言对其他族群甚至是其他公民组织的努力的伤害。

耗时费事的应付太多表面现象,导致撕裂全民改革热诚我们必须认清我们的语言(族群、宗教、文化、观念、公共等等)的局限与对其他族群认识的片面与对国家缺乏整合性或全面性的认知导致我们把一些极端的表面现象当成无法改变的事实。

反省我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或者更简单的说,我们的思想层面太过满足于小圈子思维,我们把自己的世界观建立在自己脸书上的一群朋友的自我满足、排外、吹嘘当中。我们不敢认真检讨,我们对跨族群、语言、宗教、文化的对话是否至少认真、尊重、进步与足够诚意?

就是在这样的现象世界里,我们对公共对国家的认识变成简单粗暴、变成埋怨、变成找别人的错误、标签别人、围堵自己的后505政治/公共疲惫现状。

所以,如果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的眼光是在“围城”里面,我们对任何的运动都会片面与自我感觉良好地做分析与归类。

确认运动本质的大方向

Bersih(再次强调我认为我们应该跨语言,bersih原本就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跨宗教甚至是跨政治的改革国家选举不公与不干净的团队)也在这样的环境里被华语/中文世界的评论为嘉年华、没有进取心、瘫痪公民改革国家的组织、不敢正面冲撞体制、上街打卡回家的SOP,不能与占中雨伞革命,太阳花运动与韩国百万人围城等等相比。

认真看待抗争精神

我想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我们一方面想要超越现况,但是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的想象里冷漠对待全民的公民运动如reformasi精神的自我更新(self reformation)。我们对民主或公民运动缺乏历史脉络的认识与认真,比如台湾人是经过多少代人的流血、失去自由与尊严锲而不舍的抗争、韩国人是在多大的压力之下学习民主、建立公民组织,香港学生运动是多少代人对民主的传播与栽种培养出来的民主幼苗?

尊重抗争的历史脉络

反观,我们今天抽空我们需要学习抗争、尊重、跨界的努力,经常把别人用鲜血与生命换取的自由、民主的斗争精神用来直接否定bersih与reformasi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忘了,今天我们比新加坡人民更自由一些、更勇敢一些上街是因为建国前后,我们就有前人为我们在体制内外争取建立民主或公共权益。而今天我们的进取论述却是抽空我们对跨界、跨语言的尽责与否,我们直接谈为什么人民已经上街却不冲撞警卫线,我们却
不思想谁来承担后果?

当bersih等等公民组织被政府因暴乱的罪名而被封禁后,谁去承担团结bersih的支持者与对bersih存着希望却不敢公开表态的民众?

建构人人平等的公共想象力

我个人强调透过现象检讨与思考本质,而不是以现象定本质,因为现象背后有许多社会化因素、比如族群不平等、权益不平等……等等的政治与党朋政治建构,需要不相信这样体制的人民加入新的公共政治元素去探讨
、研究、尊重、争取更多人醒觉于族群政治(包括华人),打破恐惧、误解、隔阂与既定思维的框架。

我们一起上街、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少谈策略多思考格局与尊重人人平等的精神。无论是红衣人上街还是任何反对我们的人上街,我们的不主动冲突或否决他们的公共权利;但是同时我们坚定自己对公共信念、尊重每一个人的付出与无私的精神,尊重集体安全、生命等等的存在而不是以利益与人数去计算公民运动的成败。


2016-10-19

谈祷告是什么?



谈祷告是什么?

最近带小组特别和组员谈,祷告是什么?你认为什么是祷告?

基本上大家都提到基本或者是标准答案,就是祷告是和上帝说话,和上帝支取力量。

我说不要紧,大家可以深入一点思想,到底祷告还有什么层面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

我也提出有趣的什么时候与什么情况应该祷告的讨论。

大家看到这里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如果没有就让我说,停留在标准答案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够全面的涵盖丰富的信仰内容的。

祷告最基本的对象是上帝,透过祷告我们越来越认识上帝,而且真正的祷告是认识到有圣灵引导的祷告,祷告其实更多是上帝和我们说话,多于我们对上帝说话。

所以,今天如果我们祷告没有力量,天天这样说今天我有祷告,昨天我忘记了祷告,我不能享受祷告等等……

我们应该从主耶稣的祷告榜样里反思几点:-

1. 祷告的对象是不是只是上帝,还是包括自己?没错,我是说对象,不是说内容。所以,如果我们的祷告对象是自己,我们的祷告就发生问题了,因为,我们可能对上帝存有可有可无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怎么能享受与上帝的美好关系呢?

2.祷告的内容应该是更加认识上帝希望我怎么做,而不是自己已经有了比上帝更加确定的答案。如果是这样,我们何必祷告,因为可能上帝只是我们一个附属品而不是主。

3. 祷告是听上帝说,想更了解上帝而不是以为上帝不认识你,整个祷告,由头到尾都是你一个人说,上帝连插口的机会都没有,上帝怎么借着我们比较亲近他的祷告时间里向我们说话呢?这可能是许多基督徒,一直埋怨上帝不听祷告,却没有检讨是我们一直不给上帝说话的机会,也可能是上帝说话了,我们却听不见了。

我承认我不能好像属灵伟人那样跪着和上帝祷告几个小时,才开始一天的工作。但是我会争取自己还清醒的时候,时时刻刻聆听圣灵的声音,无论是公共的关系、国家问题、种族关系、个人修养、组员与牧者与上帝的关系、家庭关系、社会结构、上帝创造的大能,我都在祷告,思想,默写圣经怎么教导,圣经有什么原则,耶稣有什么榜样。

所以,有一次,我对组长与牧师坦诚分享,我和上帝对话的内容比我和弟兄姐妹说话或在公共里的谈话更加深入,更加大胆。因为我不怕伤害到上帝,上帝知道我有无知的地方。但是我却害怕,弟兄姐妹没有我想过的层面,直接误解与排斥而受到伤害。

这是我比较坦诚的分享我对祷告的经历与思想,如果你同意或不同意都欢迎大家一起学习。让上帝的国和义行在地上如同天上。


2016-09-26

写不下去的感觉

一段时间没有写,就写不下去了。
感觉,灵感好像突然间变得虚无缥缈。

其实已经有一题目想写,但是却感觉手指头如千金重。


2016-09-15

Bersih5.0 救国救民就在今朝!

Bersih 5.0 救国救民就在今朝!

原本以为十一月十九日的bersih5.0 大家一定会全力以赴,誓把公民抗争力量发挥到淋漓尽致,延续过往的无私抗争精神。但是在脸书上依然看到不少朋友,包括公民朋友对B5的冷嘲热讽,俨然成为个人排忧解困的笑资。

自暴自弃--不能无限期
笔者能够理解这些朋友的失望与沮丧,打从上届大选505换不了政府后,许多人开始自暴自弃,连民联也陷入大头症,搞各种分裂与山头主义,最后民联也被解散了。

许多公民朋友可能对民联与bersih等等公民组织期望太高,当民联不能执政后,又在民联分裂后,马哈迪介入公民宣言后开始感觉国家没有希望了,无论我们做什么好像保守力量都阴魂不散的啊!

不能把小孩从浴盆里倒掉
就因为如此,笔者认为需要简单梳理一下公共态度,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事。只有我们认清大家的共同期望不应该太过情绪化与目标化,我们才不会倒洗澡水却把小孩也倒掉。

如此我们就必须整理出什么是脏水什么是小孩?以免我们本末倒置,自暴自弃,自毁长城了!

首先我们需要非常清晰的牢记公民运动不是平地一声雷,不是人民在浪漫与毫无目的的形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要追溯我国甚至是独立前的抗殖民地运动、文化复兴运动、学潮等等;我们就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每一场运动的参与者都不会也不能准确地号召多少人参与,能够改变怎么样的现况。如果大家有机会阅读一些公民抗争历史的书籍,应该会了解到一些所谓人民领袖,其实原本也是公务员、老师或一个普通工人。但是当他们能够认识到人人平等与解放殖民地的精神后,被殖民地政府追杀,而被迫走入森林,拿起武器对抗殖民地政府到底。

因此,如果我们只是希望一场bersih或者4场bersih运动就有立竿见影的结果,未免是太不切实际了,而且也因为我们的功利主义心态,导致大家越来越不尊重公民运动的渐进性与、科学性及人性化管理。这对公民运动的前景以致对国家民主的渐进过程绝对是不健康的思想行为。

温故才能知新
我们似乎忘了大家是怎么经过bersih1.0的,我当年2007年十一月,我原本想下班后就赶去的,结果看到政府提前封锁快铁站与用强硬的手段驱赶群众,结果还是凝聚了至少一万人,也成功把bersih选举改革的请愿书呈交给国家皇宫。

Bersih2.0 的时候,我们一班朋友提早潜伏在吉隆坡,但是还是在示威当天面对催泪弹、在慌乱中接到教友被镇暴队毒打的简讯、许多回教徒挺身而出让华人示威者先躲避催泪弹的攻击等等,哪时候也凝聚至少两万示威者。

Bersih3.0,我们很早就准备到示威的现场,还不到下午大家看到越来越多的示威群众,心里对国家是有希望的看法越来越笃信的时候,我们还是数次面对催泪弹的攻击,甚至我一位教友亲眼看到难于置信的所谓警车开入人群中的险境,至今仍然不能释怀。这一次示威游行凝聚了超过十万的群众。

Bersih4.0, 适逢伊斯兰党与行动党闹意见,民联开始要瓦解,结果少了很多伊党领袖与支持者出现,但是我们还是一样的在街上过夜,用公共的力量与人民的醒觉守住国家民主的精神,这次参与人数估计至少50万以上。这次示威游行也罕见的看不到镇暴队与警方的干预。

捍卫公共精神就是浴盘里的孩子

我简述了bersih1.0到4.0 ,大家可能看到的是人数的增加,或者看到的是到底对政府示威有没有达到目标? 但是如果我们看不到脏水盆里的小孩就是珍惜民主、公共与公民精神,我们就看不到只有我们坚持从bersih1.0 开始到今天甚至到 bersih10.0,我们坚持的是公民/公共精神或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当我们对不公平的事情,特别是对国家与人民利益直接影响的利害关系,根据国家宪法与联合国人权宪章我们是绝对有权力站出来纠正它、改变它的!

所以,我们宁愿慢一点达到目标,我们也要认真一步一脚印的捍卫我们的公民权益,也同时候影响更多人走上街头、认同街头是属于人民的、尊重公民与公共权利等等。

Bersih不是去政治运动
所以,bersih运动不是简单粗暴的被切割为非政治的、无政治目的的、不能邀请政党参与的公共运动。以上想法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也是去政治思维导致我们错误理解。Bersih运动就是一场革新政治的运动,还政于民的运动,根本不能与政治切割。我们始终欢迎国阵、巫统等等参与我们。因为只要参与了我们就是认同我们对选举公正等等的诉求。

不要忘记,上街从开始到现在,我们都经历了与恶势力、散布白色恐怖集团与许多伪爱国主义抗争,我们可能会被捕、受重伤(我个人曾经采访过在示威和平解散后,留在当地mamak档吃晚餐而被镇暴队殴打的青年人与其家属),被对付等等。因此,那些国阵的领袖以为上街是风花雪月的事,真是乳臭未干,根本不明白与腐败滥权机构斗争的险峻与实在性。

马哈迪等等也需要被改革而不是被仇恨抗拒改革
许多人也对马哈迪从bersih 4.0开始做嘉宾感觉愤怒,认为bersih是没有政治立场的,我们参与bersih是侮辱自己的,因为我们必须和我们非常厌恶的,导致国家民主制度崩坏的马哈迪站在一起。

我之前也有这样的感受,但是后来我开始越来越看重与认定烈火莫熄(全面改革)精神是我们公民与公共斗争的原则与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希望更多人包括马哈迪等等都能被烈火莫熄精神感染而改变。当然我们也要小心处理到底烈火莫熄要纠正改变国家命运,还是对个人的报复与对付?还是成为一股为公共利益挺身而出,并且不计较对方是不是我们的敌人的公共精神?

改革可以成功是因为我们能够无私
所以,后来我多次公开表态,希望烈火莫熄精神开花结果,马哈迪能够更加健康长命,看到民联换政府,看到烈火莫熄精神能够包容异己、可以看国家利益比个人情绪更重要。

特别在一马丑闻被揭发后,许多人质疑马哈迪是为自己的儿子铺路,借刀杀人,希望借公民力量来保住自己的利益。我认为我们这样想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却不应该以阴谋论断公共利益。今天的公共利益就是我们的钱、老百姓的血汗钱,应该如何被保护? 就如Bersih 主席玛利亚陈说的,我们国家有这样的领袖发生这样的国际最大金融丑闻,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民主制度崩坏了。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我们如何重建国家民主制度,而不是为了防范马哈迪就拒绝与马哈迪的朋友合作改变国家命运。

反思与重建公共精神
如果bersih1.0到4.0,甚至5.0 都无法根本上扭转国家民主建制,那么说明我们的力量还是非常薄弱,我们的公共意识还是相当不足。因此,别无他法,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不要把小孩从洗澡盆倒掉,我们需要明白,我们不是为反对党工作,也不是为马哈迪工作,更加不是为安华工作,当然也不是为自己工作,我们做这一切是为了大家整体的利益。当我们发现权力过度集中,三权不能独立,不能制衡腐败的政权的时候,是非常糟糕、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们需要相信建立一套大家可以互相制衡、互相尊重、互相提醒的公共机制,这样才可能避免更多滥权腐败的不法事情。

所以,如果bersih1.0 到5.0 仍然不能完全改变国家命运,或者不能换政府,我们更应该更加积极进取而不是激进偏激、自我分裂、自我矛盾。

Bersih与公共运动在考验大家

因此,我看刘华才说bersih领袖冥顽不灵、嘉玛与阿里威胁要用暴力对付bersih领袖等等,这些简单粗暴的反民主、反公共思维,我反而认为我们更加应该全情的投入鼓励全国200 多个城市村镇都看到bersih的火炬,也自己能够独立思考与明白到救国救民要靠每一个自己。

是的,如果我们不想我们的国家越来越不可理喻,越来越不能讲理、越来越蔑视民主与公共,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脚踏实地的干民主、培养公共精神。

Bersih5.0 不但是考验国阵这些反民主反公共的既得利益集团,同是也是检验我们对民主与公共的一种无私的态度与内涵。

所以,与其我们带着仇恨去耕耘民主与公共土壤,还不如我们以未来的美好憧憬鞭策我们更加积极进取、争取更多人加入民主、公共的建设工作。马哈迪算什么,如果他不想来真的算是他的损失。如果他来真的,或者是被迫与人民合作,这不是挺好的吗?因此可以证明人民力量、烈火莫熄精神真的是不灭的,我们真的可以把全面改革的精神实践与传承的呀!

P/S: 本文保留使用bersih等等字眼是要提醒大家这是一场不分种族、肤色、性别与语言的运动。我们需要用自己有限的语言去接触更多其他语言的人民。


文字营的反思之为什么不博客

文字营的反思之为什么不博客        在今天资讯爆炸的时代里,集体讨论的太多,但是很快变就成过眼云烟,就如大数据时代人的思想行为越来越碎片化。今天无论是任何社交媒体最害怕的是无穷无尽的问候,各种形式的图片与caption。甚至一些比较严肃的社群已经发出警告,除了讨论严肃...